首页 > 最新动态 > 专访中安协数安委主任委员赵林丨筑牢数字安全新屏障 护航安防高质量发展
最新动态
专访中安协数安委主任委员赵林丨筑牢数字安全新屏障 护航安防高质量发展
2025-03-064

导读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向纵深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产业重构,随着各行业数字化的不断发展,安全行业正在超越传统网络安全范畴升级为数字安全,并在各行业数字化场景需求驱动下,不断释放应用价值、提供安全保障。国家高度重视数字安全,《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个人信息保护法》《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陆续出台为数字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为数字安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安防行业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典型代表,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网络化和智能化正在颠覆和重构整个安全防护体系,加速推动安防和网安两个行业的深度融合,对促进安防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期《高层访谈》采访了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数字安全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安协数安委)主任委员赵林,就数字安全意义内涵、数字安全产业发展和安防行业数字安全态势、困难挑战、发展建议以及中安协数安委未来工作规划等内容作了深入探讨,以飨读者。


数字经济时代

发展数字安全意义重大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不仅推动了劳动工具数字化,而且构建了以数字经济为基础的共享合作生产关系,促进了组织平台化、资源共享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催生出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了资源优化配置水平。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既是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体现,也能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助力,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具有强大支撑作用。


“数字经济是基于数字计算技术的经济形态,其核心在于利用数据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通过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赵林表示,数字经济涵盖了从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到分析、应用的全过程,其涉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多个前沿技术领域。“目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创新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影响最广泛的领域,它不仅是全球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而且已经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他进一步补充道。


他指出,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资源,技术创新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传统产业的效率和竞争力,进而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但是随着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数字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全面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数字安全的重要意义,把握数字安全的总体形势,夯实数字安全基础。“数字经济时代,发展数字安全意义重大”赵林强调,数字安全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数字安全是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数据是数字时代的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数字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必然产物,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正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与此同时,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大国竞争博弈更加明显,数据窃取、数据滥用、供应链攻击等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各类数字安全威胁风险持续增加,深刻影响着我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统筹数字经济发展和安全,筑牢更高水平的数字安全屏障,才能在复杂环境下稳定推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


二是数字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当今中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已全面、深入地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以及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连接在一起。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安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密切关系着经济发展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可以说没有数字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数字安全已成为关系经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关键因素。


三是数字安全是数字经济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一个国家数据资源的多少与利用情况成为新形势下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对于塑造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为保障数字经济发展,数字安全能力已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纷纷采取将数字安全治理纳入政治议题、争取更多的数据控制权等多种手段提升数字安全能力,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剖析数字安全定义和内涵

夯实数字安全理论基础



伴随2021年9月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呼吁“筑牢数字安全新屏障”,以及数字化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升级为数字安全,其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构建新安全格局不可或缺的一环。“数字安全是指在数字时代与数字化相关的一切安全要素、行为和状态的集合,既包括保障数字经济的安全性,也包括将数字技术用于安全领域。数字安全以数字身份为核心,以原生安全为基础底座,涵盖了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领域或场景。”作为安全专家,赵林对数字安全了如指掌。其中,网络安全是指保障网络系统的软硬件安全,防止未授权访问和网络攻击;信息安全是指保护所有有价值的信息不被泄露或破坏,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数据安全是指保护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与合规,防止数据泄露、破坏或篡改;隐私保护是指保护用户的隐私与个人信息,防止信息滥用或非法收集。


“为更好把握数字安全内涵,要从技术层面和经济层面分析。”赵林表示,从信息技术层面来看,数字安全经历了计算机安全、互联网安全、大数据安全、云计算安全、物联网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也涉及了系统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从经济发展层面来看,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模式从网络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变,从而推动了网络世界向数字世界、网络安全向数字安全的跃迁和升级,这一转变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思想的变化。网络经济是伴随互联网兴起而发展的,强调连通、共享以及网络属性,而数字经济偏重数字技术驱动作用,更多强调数据属性。数字安全可以理解为数字世界的安全,其与网络安全在法律、标准、技术上基本相通。“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数字安全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其受到广泛关注。需要同步把网络安全升级为数字安全,建立保障数字经济发展、数字中国建设的数字安全屏障体系。”赵林强调,数字安全离不开数字经济语境,一定要在经济范式下发挥数据资源和数字技术核心价值,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多措并举驱动数字安全产业拓展上升

数字安全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比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拥有更为广泛的内涵和应用场景,从而保障全社会各领域数字化全过程、全方位、全链条的安全。“随着数字安全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数字安全产业在国家高度重视、政策标准支撑、安全意识提升、人才培养强化、行业应用深化、产业稳健发展等方面推动下不断拓展上升。”赵林表示。


国家高度重视。自2014年我国提出“网络强国”战略以来,数字安全即得到高度重视。当年,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式成立以及“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表明数字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同时,国家层面提出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提升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领域的治理能力,标志着数字安全元年开启,进入到大安全时代。此外,中共中央办公厅2017年发布《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实施党委网络安全责任制,同时明确了网络安全职能部门主要责任,职能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国家的重视为保障我国网络安全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基础。


政策体系不断完备。为进一步推动数字安全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多部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行业标准、文件、政策等,从国家宏观层面对数字安全发展作出了规划和部署,近年来出台的政策主要集中在数据要素及数据安全领域,体现了数字安全产业下一步的发展重点方向。


安全意识增强。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和法律政策规范下,国家安全教育更加全面和深入,随着国家安全教育日、网络安全宣传周、护网行动的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宣传氛围,切实提高了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尤其是网络安全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


标准体系健全。2002年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60)正式成立,它对提升我国信息安全标准化的整体水平和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推动信息安全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发挥了积极作用。


人才体系日趋成熟。在政府、高校、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夯实“产学研赛创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行业逐渐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行业应用广泛深入。数字经济时代,面向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过程中多样化应用场景的动态防护安全需求,数字安全产品技术广泛应用于数字政府、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医疗健康、制造、交通、零售、金融、教育等领域。


产业发展稳健。据工信部公布的2023年我国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2232亿元,同比增长12.4%,预计到2028年,我国数字安全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目前,我国数字安全产业核心企业约数千家,其中360、奇安信、启明星辰、绿盟科技、安恒信息、深信服等头部企业发展强劲。


赵林指出,当前我国数字安全体系已初具雏形,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在多方面因素驱动下,数字安全产业发展潜能将进一步激发。迈入2025年,相信在产学研用各领域厂商及机构的共同努力下,行业将保持高景气度。


安防行业数字安全态势严峻

数字安全建设是安防企业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为促进安防行业数字安全建设与发展,更好服务安防企业数字安全体系建设,2024年9月,中安协数安委组织开展了“中国安防产业数字安全建设与发展情况调研”活动。赵林指出,本次活动共发放并回收安防企业调研问卷100份,调研对象以人员在200人以下、年营收规模在2000万元以下的中小安防企业为主,相当数量企业涉及海外业务。从组织建设、预算投入、安全意识、安全风险等方面,对安防企业的数字安全建设水平进行了深入分析。


从组织建设来看,仅有25%的安防企业网络安全工作第一负责人是副总裁以上级别。同时仅有20%的安防企业会设立专门的网络安全部门或团队,团队规模平均为4~5人。不管是从网络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行政级别还是从网络安全部门设立情况来看,安防企业网络安全组织建设情况都不容乐观。


从预算投入来看,安防行业企业每年用于网络安全的平均预算投入约为85~90万元,这表明很多中小型安防企业对于网络安全的预算投入十分有限,但大部分企业数字安全建设意愿明显。


从安全意识来看,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维护数字安全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安防企业最为关注的政策法规依次是:《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同时加强企业员工网络安全教育很有必要,目前相当数量安防企业对于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工作不重视,安全意识不足。


从安全威胁来看,安防企业最为担心的网络攻击者依次是:竞争对手、个人黑客和黑产团伙;最为担心的网络攻击影响依次是:数据泄露、声誉受损和行政处罚;最担心数据泄露的数据类型依次是:办公系统数据、客户服务数据和商业机密文件。


当前国内安防行业的数字安全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和趋势:内生安全是安防企业普遍共识、历史包袱问题制约安防企业发展、数据安全解决方案亟待全面提升、安防行业客户普遍忽视网络安全、安防企业普遍期待行业指导标准、安防企业走出去面临多重安全挑战。


“通过调研问卷可知,目前多数安防企业由于组织不健全、预算不足及安全教育不到位等原因导致自身数字安全建设情况不容乐观。”赵林表示,中安协数安委将携手安全行业头部企业持续为安防企业数字安全建设赋能。


发展数字安全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安防行业正处在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关键时期,加强行业数字安全建设刻不容缓。”赵林强调,并对安防行业数字安全发展提出五点建议。


1.要提高政治站位


安防行业不仅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更事关国家安全。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扎实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有效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2.要主动融入数字经济


安防行业要深刻认识数据对培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充分挖掘数据潜能,深度释放数据红利,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目前,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安防行业应当寻找切入点,积极融入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3.要积极拥抱新技术革命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安防行业发展提供了条件,特别是AI的快速发展为行业带来了巨大变革。作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最成功的应用领域之一,安防行业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过程中,要积极利用AI技术,寻找增量市场。


4.要高度重视数字安全


相比其他领域,安防行业的网络安全工作起步晚、发展慢,网络安全案事件频发,影响安防事业健康发展。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资本、技术、市场、人才固然重要,但安全可以让一个企业“一失万无”。要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以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保护等制度为抓手,加强安防行业数字安全制度体系、技术体系、管理体系、标准体系、人才体系建设。


5.推动安全行业与安防行业的深度融合


随着安防行业全面步入数智化时代,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新的数据安全问题和挑战日益增多,催生了很多新的安全需求。基于安防行业的内生安全与网安行业的公共安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享发展红利,已成为社会广泛共识。


发挥数安委平台作用

赋能企业数字安全建设

随着安防行业全面步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新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问题和挑战日益增多。面对行业当前新的网络、数据安全挑战和新的安全需求,中安协数安委秉承服务宗旨,为安防企业与数字安全企业的交流合作搭建好平台,调动数字安全企业的智慧和能力,为广大安防企业提供数字安全的支持和帮助,提高安防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能力水平,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安防行业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新业态发展、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我国安防产业健康发展。当被问及数安委未来工作规划时,赵林表示,接下来数安委将围绕加强调查研究、制订《安防行业数字安全建设指南》、开展安防行业数字安全风险分析研究、探索将数字安全能力和水平纳入安防行业能力评价体系等方面开展工作,赋能安防企业数字安全建设,为安防行业筑牢数字安全屏障,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注入新活力。


本刊记者 唐涛

文章来源于《中国安防》杂志2025年第1-2期

《中国安防》

-国内行业权威杂志-

出版发行:《中国安防》编辑部

主管主办: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

电话:010-88825523


往期精彩回顾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关于邀请参加中国安防协会2025年度组团出海“南美”商务活动的函

服务城市安全 共创发展新局丨2024中国城市安全运营服务高峰论坛嘉宾发言要点集萃

DeepSeek带来的惊叹和惊喜到底是什么?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