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领信数科张震宇:数字安全赋能“车路云一体化”规模商业落地
最新动态
领信数科张震宇:数字安全赋能“车路云一体化”规模商业落地
2025-03-252

引语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发展及规模商业落地,在其商业落地过程中数字安全发挥了保障数据传输与处理安全、提升系统可靠性与稳定性、增强用户信任、支持商业闭环的形成、满足法规与监管要求等重要作用。为深入探讨数字安全如何赋能“车路云一体化”规模商业落地,本刊记者采访了杭州领信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张震宇,对数字安全技术产品在“车路云一体化”商业落地中的具体应用、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数字安全企业参与项目实践等内容作了深入阐述。

张震宇

杭州领信数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中国安防》:数字安全技术产品在“车路云一体化”商业落地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如何?


张震宇:数字安全技术产品在“车路云一体化”商业落地中广泛应用于车端安全、路侧安全、云端安全等领域以及典型应用场景。

车端安全主要涉及车辆自身的数据安全和通信安全,包括车辆行驶数据、用户隐私数据等,主要应用了加密技术、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入侵检测系统(IDS)等技术产品。路侧安全主要涉及路侧基础设施(如RSU)与车辆之间的通信安全,以及路侧设备自身的数据安全,主要应用了安全通信模块、数据加密与脱敏、安全网关等技术产品。云端安全主要涉及云平台的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安全,以及云平台与车端、路侧设备之间的通信安全,主要应用了云安全、数据备份与恢复、安全分析与监控等技术产品。典型应用场景主要涉及交通信号灯信息推送、闯红灯预警、前方异常车辆提醒、弱势交通参与者预警、紧急车辆优先通行等。主要应用了加密技术、高精度定位和实时通信技术、多源数据融合技术以及安全通信模块、智能调度系统等技术产品。


《中国安防》:数字安全企业在参与“车路云一体化”项目过程中面临的难点、痛点问题有哪些?


张震宇:数字安全企业在参与“车路云一体化”项目过程中主要面临技术标准不统一、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数据孤岛、商业模式不成熟、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难点、痛点问题。

第一,技术标准不统一。“车路云一体化”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目前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协议,导致不同厂商的设备和系统之间兼容性差。数字安全企业需要在技术标准制定和兼容性方面投入更多资源。

第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车路云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支持,包括路侧传感设备、5G基站、云控平台等。然而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高,且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数字安全企业需要与基础设施建设方合作,提供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第三,数据孤岛问题。不同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数据孤岛问题严重,缺乏有效的数据共享机制。数字安全企业需要开发数据加密、身份认证、数据共享等技术,打破数据孤岛,提升数据利用效率。

第四,商业模式不成熟。“车路云一体化”的商业模式仍在探索阶段,如何实现投资回报和商业闭环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数字安全企业需要与各方合作,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第五,安全与隐私保护。“车路云一体化”涉及海量数据的收集、传输和处理,数据隐私保护和合规性成为关键问题。数字安全企业需要提供全面的安全解决方案,保障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中国安防》:作为“车路云一体化”项目参与方,数字安全企业提供的技术产品主要解决哪些问题?项目落地过程中对数字安全技术产品有怎样的需求?


张震宇:数字安全技术产品在“车路云一体化”项目中可以解决数据时延、红绿灯管控平台适配、红绿灯数据字段优化编排、路侧车道信息编码匹配、数据孤岛、系统架构不完善等问题。

一是数据时延问题。在“车路云一体化”项目中,数据传输时延不稳定,时而数值较大,影响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企业可通过优化红绿灯数据结构,用高速缓存技术,确保低时延传输;通过部署边缘计算设备,减少数据传输距离。

二是红绿灯管控平台适配问题。在“车路云一体化”项目中,对接不同品牌的红绿灯管控平台需要进行不同的适配,增加了技术难度和成本。企业可通过制定统一的红绿灯管控平台接口标准;开发通用的中间件或适配层,实现快速对接。

三是红绿灯数据字段优化编排。在“车路云一体化”项目中,红绿灯数据字段需要优化编排,以满足智能网联汽车的需求。企业要制定红绿灯数据字段的标准规范,利用AI算法对数据进行优化编排。

四是路侧车道信息编码匹配。在“车路云一体化”项目中,路侧车道信息编码需要与车辆系统进行精准匹配,但目前存在技术难题。企业可利用高精度地图技术,实现车道信息的精准编码和匹配;结合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提高车道信息的准确性。

五是数据孤岛问题。在“车路云一体化”项目中,不同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数据孤岛问题严重,缺乏有效的数据共享机制。部门与企业间要构建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打破数据孤岛;通过安全技术产品保障数据共享的安全性。

六是系统架构不完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架构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碎片化”现象。企业可通过推动系统架构的标准化和模块化,通过数字安全技术产品保障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协同能力。

“车路云一体化”项目落地过程中要求数字安全技术产品满足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通信安全、系统安全与可靠性、数据融合与处理、安全标准与合规等需求。

一是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车路云一体化”项目涉及海量数据的收集、传输和处理,包括车辆行驶数据、用户隐私数据、交通信号灯数据等,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关键需求。要加强数据加密、隐私保护、数据脱敏、数据溯源等技术产品的应用。

二是通信安全。“车路云一体化”依赖于低延迟、高可靠性的通信网络,确保车辆、路侧设备和云端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要加强5G网络切片、C-V2X通信模块、安全网关、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等技术产品的应用。

三是系统安全与可靠性。“车路云一体化”系统需要具备高可靠性和抗攻击能力,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要加强入侵检测系统(IDS)、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边缘计算安全防护等技术产品的应用。融合平台、智能算法等技术产品的应用。

四是数据融合与处理。不同来源的数据格式不统一,精度要求差异大,需要高效、安全地处理这些数据。要加强数据清洗与预处理工具、多源数据融合平台、智能算法等技术产品的应用。

五是安全标准与合规。“车路云一体化”项目需要满足国家和地方的法规要求,确保数据的合法使用。要加强合规性评估工具、安全审计系统、数据合规管理平台等技术产品的应用。



《中国安防》:作为“车路云一体化”项目参与方,数字安全企业如何有效参与项目建设?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张震宇:数字安全企业参与“车路云一体化”项目建设要实施包括参与技术标准与规范制定工作、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参与试点项目建设、强化跨领域合作与资源整合等在内的一系列有效策略。

一是参与技术标准与规范制定工作。企业应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的“车路云一体化”标准制定工作,推动数据安全、通信安全、身份认证等方面的标准统一。

二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针对“车路云一体化”项目中的数据安全、边界安全、系统安全等需求,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数字安全技术产品和服务。

三是参与试点项目建设。企业要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的“车路云一体化”试点项目,通过实际项目积累经验,提升技术实力。

四是强化跨领域合作与资源整合。企业要与交通、通信、汽车等领域的上下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车路云一体化”项目的落地。同时,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数字安全企业要了解项目需求与标准、提供完整的技术方案、具备合规性与资质证明。

首先,了解项目需求与标准。企业在参与招投标前,深入研究项目的技术需求、应用场景和标准要求,确保投标方案符合项目要求。重点关注数据安全、通信安全、系统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指标。

其次,提供完整的技术方案。企业的投标方案应涵盖数据处理、数据传输、安全边界、安全监测、数据共享等关键技术,展示企业的技术实力。提供详细的实施方案和项目进度计划,确保项目按时交付。

第三,具备合规性与资质证明。确保企业具备参与“车路云一体化”项目的相关资质,如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数据安全合规证明等。


《中国安防》:作为数字安全领域知名企业,目前领信数科参与的“车路云一体化”项目落地和建设情况如何?为公司发展带来了哪些机遇?


张震宇:作为车路云试点城市,杭州市政府积极推动“车路云一体化”项目落地。领信数科作为杭州市知名的数据安全企业,应邀参与该项目试点工作。按照“车路云”工作小组的工作安排,与其他友商通力合作,采用信号灯数据上车模式来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目前领信数科参与的杭州市“车路云一体化”项目已落地测试,全市近3000路红绿灯数据已通过领信数科设备在时延极低的情况下,从公安网路侧安全传输给互联网端车企平台,供辖区内测试车企及物流无人驾驶车等进行红绿灯数据分析使用。

参与该项目对提升公司企业品牌影响力、推动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拓展市场空间意义重大。首先,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通过参与重点基础建设项目可以显著提升领信数科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增强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同时,通过参与试点项目公司可以展示自身技术实力和解决方案的可靠性,为后续市场拓展奠定基础,并形成行业示范效应。其次,推动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参与重点试点项目可以推动领信数科在“车路云一体化”领域的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可以参与相关标准的制定,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第三,拓展市场空间。“车路云一体化”项目涉及多个领域,公司可以通过与交通、通信、汽车等领域的合作,拓展市场空间。



《中国安防》:“车路云一体化”商业落地过程中数字安全产品技术的应用前景和趋势有哪些?


张震宇:从应用前景看,数字安全技术产品赋能“车路云一体化”商业落地将利于提升交通系统的智能化与安全性、拓展多场景应用服务、推动自动驾驶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数据资产化与商业闭环。

一是提升交通系统的智能化与安全性。“车路云一体化”技术通过集成路边设施和云端数据,显著提升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和响应效率。例如,在交通事故发生时,系统可以迅速感知并调整交通信号和车辆路径,减少事故对交通流量的影响。数字安全产品在保障数据传输、处理和共享的安全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确保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

二是拓展多场景应用服务。针对车辆用户(To C):为其提供交通管理信息(如信号灯灯态、闯红灯预警、绿波车速引导等)、交通安全预警(如二次事故提醒、道路危险提醒等)、交通效率提升(如车道级拥堵提醒、紧急车辆优先通行等)以及泊车辅助(如空车位引导、充电桩引导等)服务。针对企业(To B):为公交、物流、环卫等企业提供网联化改造和数据服务,提升运营效率和安全性。例如,公交企业通过网联化改造,可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营收益。针对政府(To G):向公安交警、交通运输等部门提供增值服务,提升交通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三是推动自动驾驶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车路云一体化”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更丰富的感知信息和协同决策支持,助力自动驾驶技术从预警类信息逐步进阶到协同辅助驾驶和协同自动驾驶。数字安全产品保障自动驾驶系统的数据安全和通信安全,提升自动驾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是促进数据资产化与商业闭环。“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产生的大量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和价值挖掘,可转化为数据资产,用于自动驾驶模型训练、交通流量分析等。数字安全产品确保数据的可信性、安全性和合规性,为数据资产化和商业闭环提供保障。

从技术趋势层面来看,数字安全技术产品赋能“车路云一体化”商业落地将推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融合、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构建、数据隐私与合规管理、多模网络与算力网络融合、提供可信数据服务。

第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将深度融入“车路云一体化”系统,通过优化交通流量、减少拥堵,进一步提升交通系统的效率。大数据技术则用于处理和分析海量交通数据,为智能决策提供支持。

第二,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构建。数字安全企业将构建面向“车路云一体化”的全栈安全防护体系,涵盖车端、路端和云端的安全防护。

第三,数据隐私与合规管理。随着数据隐私法规的日益严格,数字安全产品将更加注重数据加密、隐私保护和合规性管理。例如,DSPM(数据安全和隐私管理)产品将在“车路云一体化”项目中得到更广泛应用。

第四,多模网络与算力网络融合。“车路云一体化”将推动多模网络(如5G、V2X)与算力网络的融合,实现更高效的数据处理和传输。数字安全产品将保障多模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安全和通信安全。

第五,提供可信数据服务。“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将产生大量“可信数据”,这些数据需满足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安全性等质量维度。数字安全产品将提供数据质量评估、数据溯源和可信数据管理等服务。

当前,在“车路云一体化”商业落地过程中,数字安全产品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涵盖交通系统的智能化与安全性提升、多场景应用服务拓展、自动驾驶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推动,以及数据资产化与商业闭环促进等多个方面。技术趋势方面,低延迟通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融合、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数据隐私与合规管理、多模网络与算力网络融合,以及提供可信数据服务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数字安全企业需紧跟技术趋势,提供创新的安全解决方案,以满足“车路云一体化”项目不断增长的安全需求。


本刊记者 /唐涛

文章来源于《中国安防》杂志2025年第3期

《中国安防》

-国内行业权威杂志-

出版发行:《中国安防》编辑部

主管主办: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

电话:010-88825523


往期精彩回顾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

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公共安全视频信息系统管理条例》的通知

专访依图科技副总裁许源:迎接“新型城建” 城市大模型助力数智化升级

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公共安全视频信息系统管理条例》的通知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