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安协数字安全专业委员会赴深圳开展工作调研
最新动态
中安协数字安全专业委员会赴深圳开展工作调研
2025-09-232

为深入开展安防行业数字安全工作,加强安防企业数字安全体系建设,助力安防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行动,推动安防行业与能源行业融合发展,2025年9月18日-19日,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数字安全专业委员会(简称中安协数安委)组织调研组赴深圳开展调研工作。


调研组一行参观鹏城实验室靶场

调研组一行参观万物安全

调研组一行参观云天励飞


中安协数安委主任委员、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原副局长赵林率调研组一行走访了鹏城实验室靶场、万物安全、云天励飞、公安部检测中心福田实验室等深圳重点单位,在调研中,几家单位充分展示了成立以来取得的瞩目成绩,并表示安防是平安中国和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支撑行业,需要与人工智能、云计算、边缘计算、AI等深度融合,形成多维感知、智能决策的体系。基于大数据的分析预测已成为安防产业的核心,未来安防产业不仅能实现对安全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更将成为城市高效治理、企业数字化转型乃至普通人生活质量提升的关键支撑。


中安协数安委主任委员、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原副局长赵林在2025能源数智创新研讨会上致辞


9月18日下午,调研组参加了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和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安防协会数字安全专委会承办的“2025能源数智创新研讨会”,会议来自电力、油气、煤炭等能源领域单位、数字安全、AI智能等产业代表等共计100余人参会。中安协数安委赵林主任委员代表中安协致辞,强调安防技术在能源数字化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能源生产线上的安全监控到能源传输网络的智能防护,再到能源数据的安全保障,安防技术为提升能源系统安全可靠与灵活高效的运行能力,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同时赵林主任委员提出未来中国安防协会将进一步加强与中国能源研究会和能源行业相关单位的深度合作,探索安防技术与能源数智化融合的创新模式和应用场景。


调研组一行参加座谈会


9月19日下午,中安协数安委与深圳安防协会联合召开了安全防范行业网络数字安全融合发展调研座谈会,来自深圳安防行业的20余位科研专家、企业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大家就中小安防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核心困难,如何通过行业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如何应对大模型带来的安全风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深安协秘书长张霞主持了本次座谈会,深安协联席会长杨鹏致欢迎辞,深安协副会长、专家委副主任王达就深圳安防产业发展情况做了详细介绍。


深安协秘书长张霞主持会议

深安协联席会长杨鹏致欢迎辞

深安协副会长、专家委副主任王达介绍安防产业发展情况


杨鹏会长表示当前我国正全面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随之而来的是全域性、全链条的新型数字安全挑战。从“雪亮工程”“平安城市”到“数字中国”的全面建设,安全需求持续升级、不断深化。传统的物理安防与新兴的数字安全已不再是两条平行线,亟须推动两者深度融合,实现从“物理安全”到“数字安全”的理念升维,构建一体化的安全保障体系,以支撑数字城市高质量发展,护航数字中国战略实施。


中安协数安委主任委员、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原副局长赵林介绍数字安全产业发展情况并做总结发言


中安协数安委赵林主任委员在座谈会中就数字安全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并做总结发言,为安防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出了重要方向:


一是要对安防的内涵、外延及其责任定位形成与时俱进的新认知。当前,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对安全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安防行业的传统边界不断被打破,新兴业态持续涌现,原有定义下的职责范围渐显模糊。因此,必须从认识层面系统梳理和拓展安防的概念架构,明确其在数字经济时代中的功能定位与使命担当,才能更好地厘清责任主体、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更高效的安全治理。


二是要坚定不移推进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安防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其核心在于充分利用云计算、边缘计算、智能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数据要素为基础驱动力,重塑业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增强决策智能,最终实现降本增效与价值再造。这一过程涵盖内生发展与外延拓展两个维度:内生方面,依托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激发内生动力,提升运营效率与产品质量;外延方面,则需主动引导消费需求,构建以“大安全”为核心的新安防理念,拓展智慧城市、智能社区等应用场景,推动产业价值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延伸。


三是要强化系统思维,通过构建完善的安防系统赋能产品应用与产业循环。长期以来,安防产业存在“重硬件、轻系统”“重单品、轻协同”的发展瓶颈,导致整体解决方案能力不足,系统效能未能充分释放,制约了产业的良性发展。未来应更加注重系统层面的整合与协同,推动安防系统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警”、从“单点布防”向“全域协同”演进,通过系统化、平台化的方式打通数据流、业务流与决策流,为安防产品提供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和更持续的发展动力,进而推动产业实现滚动式、体系化发展。


四是要推动安防与安全理念深度融合,构建以风险驱动、合规引领的新发展模式。随着安全威胁的日益复杂化和跨域化,传统安防需与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公共安全等更广泛的安全领域实现理念融合与能力协同。可借鉴网络安全领域的成熟经验,建立以合规为基线、以风险为导向的发展机制,加大对人工智能安全、隐私计算等前沿技术的投入。同时,要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与危机管理能力,推动“防患于未然”成为安防建设的核心逻辑,实现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从“传统安防”到“大安全生态”的战略转型。


五是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与枢纽作用,构建协同共生的产业生态。行业协会应积极适应新形势,主动链接政府、企业、用户等多方主体,打破行业壁垒,促进跨领域协作。通过组织标准制定、推动技术交流、开展应用示范等方式,助力企业拓展合作空间、优化创新环境。尤其应注重推动需求方与供给方的深度对接,围绕真实场景和共性需求形成联合创新机制,共同推进安防产业在高水平合作中实现整体进步。


座谈会现场各企业反响热烈,后续中安协数安委将不遗余力,联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积极推动跨领域跨行业的深度合作,共谋新发展、共创新未来。


公安部信息安全等保中心研究员毕马宁、鹏城实验室教授廖清、国投智能首席技术官吴鸿伟、宇视科技副总裁朱兵、和中通信董事长王安平、中安协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傅永超、启明星辰首席战略官潘柱廷、绿盟科技副总裁陈珂、天防安全总经理段伟恒、领信数科董事长张震宇等中安协数安委副主任委员,北京欣博电子总经理兼CEO梁敏学、北京远鉴信息总裁伭剑辉等中安协数安委委员,奇安信集团副总裁杨洪鹏、安恒集团总监凌育杰、宇视科技深圳办事处技术副主任赵东星、北京中星微总工程师施清平、万物安全党支部书记郭远刚、产研副总裁乌洪峰,公安部检测中心福田实验室负责人孟庆华、陈炳荣等代表,以及中安协数安委秘书长姜晨、副秘书长张珺、中安协数安委行业研究专家裴智勇等参与调研。


点赞

收藏

分享

往期精彩回顾

关于召开2025中国安防“人工智能+”行动大会的通知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2025安防“人工智能+”行动大会顺势开启

攻略来了!2025中国安防“人工智能+”行动大会参会指南请收好

最新!2025智能机器人与公共安全创新发展论坛议程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