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消费政策呈现叠加效应 大消费时代下的安防新机遇值得关注
最新动态
消费政策呈现叠加效应 大消费时代下的安防新机遇值得关注
2025-10-293


截至目前,《广州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发布。至此,全国四大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已全部出台。

2025年5月,《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6月,《深圳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发布;7月,《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除一线城市外,全国各省也全力扩大内需、提振消费,陆续推出一系列内容丰富、举措创新的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在全国各地“真金白银”的政策助力下,居民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

各地提振消费方案不仅聚焦于传统的衣食住行,并将触角延伸至智能家居、数字生活以及智慧社区等新兴领域。

消费新政中的安防元素

纵观各地消费刺激政策,安防相关内容虽未独立成章,却已渗透到多个核心消费场景中,成为提升消费品质、创造新需求的重要抓手。

01

智能家居领域

这是安防产品进入家庭最直接、最主要的通道。

通过鼓励消费者升级家庭设备,提升居住的便捷性与安全性,从而撬动智能家居整体市场的增长。安防产品作为智能家居的“刚需”入口与安全感的首要保障,成为直接受益者。

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或“以旧换新”政策中,明确将智能门锁、智能摄像头、智能烟雾报警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等产品纳入补贴范围。

浙江、江苏等地在推动“未来社区”和“数字家庭”建设中,鼓励安装全屋智能系统,其中安防子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核心模块。

山东、河南在智能家居推广方案中,强调发展智能安防监控、智能门禁等产品。

02

社区便民与老旧小区改造

此领域为安防产品提供了ToG和ToB的规模化采购机会。

商务部等部门推动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以及住建部主导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在各地(如四川、湖北、辽宁)的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加强社区的安防设施建设,如增补公共区域监控、升级楼宇门禁系统、安装智能快递柜、推广智慧停车管理等。

福建、湖南在平安社区建设中,鼓励应用具有AI识别能力的摄像头,用于陌生人识别、车辆管理、高空抛物监测等。

这些举措既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社区安全感和生活便利度,也为安防企业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的落地场景,促进安防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展。

03

文旅消费与夜间经济

在刺激消费的同时,守住安全底线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要求。

为促进文旅消费和繁荣夜间经济,陕西、云南、江苏等地在开放更多景区、商业街区的同时,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监控、应急疏散、人流预警系统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智能化要求。

重庆的夜间经济发展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灯光亮化、视频监控和紧急报警装置的覆盖。

在实现安全与效益的平衡过程中,更催生了对于智慧景区、智慧商圈的整体安防解决方案的需求,包括AI视频分析、无人机巡查、智能应急广播、人流密度监测等。

消费新政下安防新机遇

上述消费政策的叠加效应,正在进一步拓展安防行业的市场边界和商业模式,催生更大发展机遇:

01

安防产品迎来个人消费爆发

传统安防市场以政府、行业大客户为主导。大约在2012年,消费安防概念才被提及。时至今日,在消费政策刺激下,安防产品正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这一过程中,前沿技术的强力赋能下,传统安防产品经历了工业设计、人机交互、技术升级等改进,已进化为集安全守护、便捷交互、舒适体验与个性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化生活终端,实现从“功能机”向“智能机”的转变,以满足现代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场景化与碎片化生活需求。

同时,借助电商平台,安防产品的购买门槛大幅降低。尤其是在国家和地方层面持续加码的消费激励及专项补贴刺激下,民用智能安防产品消费热情高涨。智能摄像头、智能门锁、儿童/老人看护设备、智能传感器与报警器等产品表现尤为亮眼。

02

融入生态系统成为新增长极

消费政策鼓励的不是单个产品,而是智能家居的“场景化”体验。这要求安防企业必须思考如何融入乃至构建生态系统。

其中互联互通是关键,如何实现开门瞬间自动撤防,烟雾报警联动摄像头确认并推送视频等。智能门锁、摄像头、传感器等需要打破品牌壁垒,通过统一的物联网协议实现联动。目前国内不少企业基于鸿蒙系统搭建互通互联生态。

另外,服务增值是核心方向。伴随着硬件销售“内卷”加剧,基于云存储、AI识别的增值服务将成为持续的利润来源,安防正从“一次性买卖”转向“持续性服务”。

03

AI赋能开启智慧安防新篇章

在“人工智能+”持续融入中,安防不再局限于事后查证,而是实现事中干预和事前预警,消费级市场对此尤为看重。这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消费安防领域的落地提供了广阔空间。

其中包括AI算法的场景化深耕,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将成为企业关注重点。

例如在家庭场景,需要精准识别老人跌倒、儿童进入危险区域等行为;在社区场景,需要智能分析陌生人尾随、车辆违停、垃圾满溢等情况。

在合规前提下,用户行为数据可以用于优化产品功能、开发新服务,甚至为社区治理、城市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基于此,安防企业可以开发垂直行业的SaaS化平台,为物业、商铺等中小B端客户提供即开即用的智能安防服务。

04

数字安全融合势在必行

随着安防设备全面联网,且存储大量家庭隐私数据,其自身的安全性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重要考量。

安防产品既要保障物理世界的人身财产安全,也要保障数字世界的隐私和数据安全。任何安全漏洞都可能导致严重的信任危机。因此,隐私保护成为相关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安防企业采用本地化AI计算(端侧智能)、数据加密传输、严格的权限管理机制,并将这些能力作为市场宣传的重点,将成为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关键。

往期精彩推荐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公安部发布19项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安防领域迎来多维度规范升级

重磅!网络安全法完成修改,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关于中国安防行业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通知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