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AI大模型「读心」时代来临 央视提醒:一张合影可能泄露你的人脉关系
最新动态
AI大模型「读心」时代来临 央视提醒:一张合影可能泄露你的人脉关系
2025-11-124

你随手分享的一张合影,不仅暴露了你的容貌,还可能被AI解析出你的社交圈层、经济状况甚至身份信息。

近日,央视新闻报道指出,随着AI大模型在各行业深度应用,其安全风险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合化特征。看似无害的日常分享,正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隐形渠道。


“只是上传了一张合影照片想通过AI简单处理,却可能导致个人信息全面暴露。”相关网络安全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代人像识别技术不仅能提取单个人物身份,还能分析出人物之间的关系网络,这些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获取,后果不堪设想。”

三重风险:AI大模型安全威胁全景图

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AI大模型安全涵盖数据、基础设施与模型本身三大层面。其中,与普通用户关系最为密切的,正是个人使用中的数据安全风险。

业内专家指出,AI技术如同一把双刃剑,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安全漏洞。用户上传至各类AI处理平台的每张图片、每段文字,都可能成为潜在的信息泄露源。


“许多人尚未意识到,今天AI的数据挖掘能力已远超普通用户想象。”专家解释道,“一张简单的背景照片,AI可以识别出拍摄地点、时间、人物身份,甚至推断出用户的生活习惯和经济状况。”

这些零散信息经过AI整合分析,能够形成完整的个人画像,为网络诈骗、身份盗用等犯罪活动提供温床。在AI加持下,不法分子实施精准诈骗的成功率大幅提升,因为他们是基于真实信息量身定制骗局。

隐形陷阱:日常分享中的信息泄露点

央视报道特别指出几类常见但危险的信息分享行为,这些看似无害的日常习惯,正默默地将用户隐私暴露在风险之中。

交通票证成为信息泄露重灾区。许多人习惯在社交媒体分享火车票、飞机票、登机牌等记录生活轨迹的票证。然而,这些凭证上的二维码、条形码和票号,都可能被专门技术解析,暴露用户的行程安排和身份信息。

证件照片同样隐患重重。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结婚证等证件包含大量个人敏感信息。只是简单在朋友圈晒了一下新领的驾驶证,就有可能接到了精准诈骗电话。 


位置信息分享暗藏危机。随着社交平台的“打卡”功能流行,许多用户习惯于实时分享自己的位置。这种行为不仅可能暴露真实的家庭住址,还让不法分子能够轻松掌握用户的行踪规律,带来实实在在的安全威胁。

家庭成员信息泄露尤为值得警惕。老人和孩子的照片及姓名一旦被公开,极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针对性的违法活动。

防御策略:个人信息保护指南

面对日益复杂的AI安全环境,专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方案。 


分组分享是有效阻断信息不当扩散的手段。将亲友照片、家庭动态等内容以分组形式分享,能够大幅降低信息被恶意利用的概率。同时,定期检查并清理社交平台的好友列表,确保信息只在可信范围内传播。

敏感信息上传前的处理至关重要。在将图片提交给AI处理工具前,应对其中的个人身份信息、车牌号码、地址信息等进行模糊处理。对于必须在线存储的证件照片,建议添加明确的水印标明使用目的。

权限管理不容忽视。定期检查各类应用的照片、位置权限设置,关闭非必要的数据采集功能。

“技术发展的速度远超普通用户的安全意识提升速度。”专家表示,“我们必须适应一个基本现实:在数字世界,任何信息的分享都可能是永久性的,即使随后删除,也可能已被AI系统采集和分析。”

AI越是强大,隐私越显珍贵。在技术无限可能性的背后,是对每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的考验。

往期精彩推荐

从准入到融资,从数字化到新兴领域:一文读懂安防企业的政策红利清单

北大团队创业,杀出一支视觉智算“国家队”

工信部修订发布《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实施办法》

2025年第三季度景气调查:我国安防行业景气指数略有回落 但好于去年同期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