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波澜壮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伴随我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各类风险挑战交织叠加,发展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城市安全发展任重道远。基于此,为顺应新时期城市安全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方向,在 2024 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暨智能与安全产业发展大会期间,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安协)主办了以“服务城市安全 共创发展新局”为主题的 2024 中国城市安全运营服务高峰论坛。
中安协副理事长刘晓京、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原一级巡视员贾明雁、中安协专家咨询委报警运营专家组组长聂蓉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以及来自安全运营领域的专家、头部企业负责人分别进行了主题发言。在主题演讲环节,各位演讲嘉宾从自身所专注的领域分享了各自的见解、建议与实践经验。为与会代表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本文特撷取嘉宾主题发言要点,以飨读者。
拓展场景 创新模式——共筑城市安全运营服务新格局
中安协专家咨询委委员、行业资深专家吴云龙
当前城市安全发展工作进入了从“重建设”到“重运营”阶段,行业企业在其中提供运营服务方面愈来愈发挥重要作用。什么是城市安全运营服务?这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旨在通过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将产品的核心价值持续输出给用户,确保城市的安全运行。其核心是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有效的技术手段,降低安全风险,保障城市安全。
安防报警及安保服务是城市安全运营服务的部分场景,其有社会治理及公安专用的特征,拓展安全运营服务的生态外延很大,潜力也很大。例如,智能停车(充电桩)场景的安全运营服务,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及充电桩的普及,这一领域的安全运营服务需求显得非常迫切;再如石化行业安消一体化场景的安全运营服务,关于石化行业的场景,安全风险的监测、控制尤为重要,采用视频监控及物联网传感器等设备和平台相结合,能确保行业安全生产。
展望未来,融合发展是必经之路,中小企业有落地实施项目的丰富经验,拥有当地的各种资源, 而头部及骨干企业有“千态百业”场景的解决方案, 有人才、资金、技术、产品,互相合作,一定能把安全运营服务这块蛋糕做大做强。通过不断探索新模式,提升盈利能力,实行跨界合作,如与保安公司、消防公司、物流公司、物业公司、工程公司等企业合作,明确各自的目标和分工,共同开发市场、共享资源、共担风险共同发展。也可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项目,通过交叉持股与股权投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直接参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促进技术、市场、资金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数智化安全风险评估助力城市公共安全运营可持续发展
北京声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二中心总经理李凌薇
加强数智化安全风险评估,不仅是应对当前安全挑战的客观需要,更是推动城市公共安全运营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报警运营服务企业过去多服务于治安、内保等行业客户,有非常好的行业基础, 如何在安全风险评估实施的大背景及需求下,结合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围绕行业的安防风险评估形成产品及服务,挖掘出更多的市场机会是眼下报警运营服务企业的一个契机。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从能源、交通到金融、医疗等,各行各业的安全隐患如影随形,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严重后果,面对行业复杂多变的安全风险,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意义重大。
将风险防控的关口前移,从源头抓起,防患于未然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可以识别、分析、评估各种潜在的风险,并为制定应对措施提供依据。通过安全风险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潜在的风险, 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例如,声迅股份在金融行业推出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评估系统,为金融机构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可减轻评估工作负担、增强安全防范成效;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开发了综合评估检查管理系统,能够自动分析预警,确保问题及时发现、迅速响应;在城市危化品行业通过智能化的风险预警系统,为危化品使用单位实时开展风险监测,保障危化品存储管理的所有环节都处于严格监管和有效控制之下。
安全风险评估在未来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工具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未来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和方法的创新,安全风险评估将更加科学、高效和可靠,为各个领域的安全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安防产品技术在城市安全运营服务中的创新应用与发展
南京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晓宏
保安服务行业作为城市安全运营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时代的浪潮和科技的发展,安防技术的创新升级迫在眉睫。南京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技一体智慧安保体系,为城市安全运营提供了强大助力。
经过长期的耕耘和不懈努力,南京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安保新模式。一是“预警式”监控系统的引入,该系统不仅具备高清录制、远程监控等基本功能,更融合了人像识别、行为分析、更是让监控系统具备了“穿墙感应”的能力,有效提升了安全防范的准确性。
二是“三维联动”指挥调度系统的应用,实现了高效协同和精确处置。该系统通过前端设备与指挥中心的实时信息共享,能够在突发事件时精准指挥,迅速组建应急力量开展及时处置,提升了安保服务的时效性、精准性,进而为城市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是“无人机 +”安防系统的创新应用,让传触觉、嗅觉、听觉、温感齐备的“五感”巡逻。这一创新应用不仅提升了监控的覆盖范围和精度,而且为城市安全运营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四是“不知疲倦”的安防机器人是公司的一大亮点。机器人能够 24 小时不间断工作,去往恶劣环境或人无法到达的场所执行任务,提升安全防护的覆盖率。同时通过智能算法对监控画面进行分析处理,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情况,全面提高了巡检和安全防护的效能。
五是“一键响应”报警平台实现安全领域再突破。
针对高等级防护需求场所,公司开发了“一键响应” 报警平台。该平台集成了楼宇智能化、区域内报警系统等多项先进功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迅速而可靠的响应,为城市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展望未来,我们将构建大型融合式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各类安防技术与产品的优化整合和数据共享,为城市安全运营提供全方位信息支持和技术服务。通过引入更先进的算法和模型,提升监控系统的识别精度和预警能力,实现更高效的应急响应和处置,推动安防技术的高效智能化升级。
智驭未来 物联运营
深圳市丛文安全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刚
助力城市安全新发展,丛文高度重视平台研发和服务创新,打造了警云物联运营平台,并将运营服务延伸到不同安全和平安的垂直行业和服务。城市安全,来源于各类感知的神经单元、数字信息的汇总和清洗、安全服务的运营管控和维护,我们的产品和方案可以在城市安全的许多碎片化场景发挥作用。比如, 可把园区的防盗入侵、环境感知、消防预警、车辆识别、人像识别等进行统一管控,并且实现与公安 110 指挥平台、综合治理平台等的数据对接。对于前端的物联感知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配置,以模块化的方式来对应城市安全动态的要求,随需而变。不管是应用在金融、学校、商铺、社区、机场还是其他场景领域,都能提供一个专业、先进、可落地的安全服务和商业运营解决方案。
事实上,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在软件创新技术领域,智驭未来强调通过技术创新驱动行业变革,高度集成化的丛文融合平台则更加专注于日常运营、维护的实际需求,结合大数据预警与分析软件,从复杂的数据中发现隐藏的规律和价值,并以各类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 为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利用智联协同服务器,打破原有单一固定点报警处置的模式,将联网报警固定点和移动点(保安)融合在“一张图”上, 实现警保联动,快速响应;而数字孪生技术的融合, 构建三维场景模型,包括建筑结构、设备布局、人员分布等,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精准映射, 使实时视频、物联报警、自动巡逻得以实现,城市安全服务的应急响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大模型赋能城市安全运营服务
——以气瓶安全监管为例的探索实践
杭州当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总监骆华辉
近年来气瓶爆炸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公共安全。当虹科技子公司当虹龙智推出了基于多模态 AI 大模型的数字安全员“瓶安安”系统,为气瓶安全监管赋予“看、听、说、思考与执行”能力,对气瓶风险能够智能预测、预警,提前告知潜在风险。
同时该系统还具备智能发现问题功能,通过跨模态分析视频与图片,帮助巡检人员快速识别灶具、气瓶等是否存在隐患,提高巡检效率。当安全隐患出现时,系统能够在“秒级”内完成自动上报、智能分类和分拨处理,确保相关部门能够迅速响应并处置问题。这不仅减少了人工干预,还避免了人为错误,确保了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处理。目前,部分餐饮店铺的巡检时长已经从原来的 15 分钟缩短至 5 分钟,安全检查效率大幅提升。
大模型的核心优势在于它能整合视频、语音和文本等多模态信息,进行智能分析,精准发现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除了气瓶安监外,当虹龙智推出的“一网统管”系统能够赋能防台防汛、噪音监管等多个城市管理场景,城市运营正从单一的应急响应转向全面的智能化管理。当虹龙智将以更前沿的技术、更优质的服务,推动城市安全管理的智能化和高效化转型,助力城市安全运营走向新高峰。
数字化转型是现代城市安全运营服务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浙江达华智慧安保集团有限公司市场二部总监徐立鸣
服务城市安全,浙江达华智慧安保集团有限公司构建了“技防 + 人防 + 物防 + 保险理赔”为一体的安保服务新模式,通过实施“人机打包租赁客户购买服务”“整体安保运营解决方案”经营策略,以符合GB 51151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国家标准的智慧安检、轨道交通大客流通行和立体防务解决方案、安智云企业内部智慧管控平台为新动力,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我们认为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数字化技术能够提升安防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更好地满足客户对于安全、便捷、高效的需求;二是通过数字化技术能够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的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三是安防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紧跟技术前沿,提升安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
未来,安防设备的智能化升级、管控平台的标准化建设是重要趋势,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的智能采集、统一接入、统一分析,使得资源合理调配,减少重复投入,企业最终达到降本增效。精准化的安防体系建设是安防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体现,在精准化的安防体系建设中,智能安防设备、综合型安防(数据)集成平台以及人机配合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得益于大数据 AI 分析使得风险告警变得更加准确及时,专业的人机打包的租赁模式使得人机配合娴熟,人防处置更加精准,安防效果得以提升。
同时安防行业为适应数字化转型,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从业者专业技能,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加强监管,保障服务质量。此外还应注重数据安全保护,采用加密技术和严格管理制度, 特别是对于智能安检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要建立专门的安全防护机制。未来达华智慧安保集团将不遗余力地积极探索,为城市安全场景提供量身定制的专业、智能、无死角的防务解决方案,为客户单位降本增效,创造更多价值。
AI时代 引领报警服务行业走向城市安全新未来
成都万全电子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佳勇
在 AI 智能时代的大潮中,联网报警服务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行业从业者应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 AI 在报警服务领域的应用,向多元的城市安全领域拓展业务服务。报警服务业客户群体、客户需求、应用技术在变化,唯有改革、创新,探索城市安全新未来,行业企业才能有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成都万全电子结合自身从业十七年的报警服务运营经验,运用人工智能算法与摄像机的特性,联合国内基于机器视觉软硬件开发的优秀团队,共同打造了一套新型 AI 视频分析联网报警服务平台及系列产品,基于报警服务业原有服务模式,运用技防 + 人防 + 运营的综合服务理念,为服务单位提供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安全防控体系。应用场景包括企事业单位、汽车 4S 店、通讯基站、工厂、仓库、养殖业、小区等。AI 时代,报警服务不止步于防盗。基于 AI 技术赋能的报警服务拓展延伸,未来我们可以向多元的城市安全预警应用、多维度的市政安全预警应用、多元的安全生产预警管理应用等场景领域延伸业务服务。
■本刊记者 / 张昌国
文章来源于《中国安防》杂志2024年第12期
《中国安防》
-国内行业权威杂志-
出版发行:《中国安防》编辑部
主管主办: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
电话:010-88825523
往期精彩回顾